作為襄樊三中的一名新班主任,我不斷地向其他優(yōu)秀的班主任學習,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(jié),現(xiàn)簡要談談自己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。
(一)如何表達憤怒
好老師也會生氣,但好老師懂得如何表達憤怒而不致引起對學生的傷害。他善于掌握這個秘訣,宣泄怒氣卻不侮辱人。即使在被激怒的情況下,他也不至于口出穢言。他不抨擊學生的品性,或羞辱學生的人格;不會罵學生是什么樣的人,說他們會有什么下場。開
“氣死我了!”“我真是火大!”“我對此感到很驚訝!”這些話總比下面這些話顯得更恰當:“你是條害蟲!”“看你干了什么好事!”“你笨死了!”“你以為你是什么東西?”
老師生氣時,學生會特別注意聽老師的講話。此
(二)“聆聽”是無聲的語言
在師生交往中,并不是教師的話越多越好,也不是說教越多教育效果越好。有時候,教師耐心地聆聽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感受,再進行簡短的疏導,反而是一種更有效的教育方式。聆聽就是適當?shù)某聊?,不要還沒有等到學生說完就喋喋不休。教育家范梅南表達過類似的意思:“還有一種給予的沉默,它給孩子認識和成長留下了空間。這種沉默不僅僅是以語言的空缺為特征。相反,它是一種耐心的等待——就在那兒,同時維持著一種期望的、開放的和信任的氣氛。”
很多時候,沉默是金,然后是聆聽;言簡意賅才顯得權(quán)威;教師要學會多聽少說;事故橫生的時候,不是傳授教誨的良好時機(“當一個人幾乎溺斃的剎那,不是教他如何游泳的好時刻”);心思不要用在指責,而要用在找出解決辦法上;努力對訴苦作出響應,而不是防衛(wèi)或反駁;避免盤問尷尬的問題;說話要針對的是心靈而不是心意。
(三)適度介入
如同“聆聽”在師生交往中的重要性一樣,教師在處理教育事件時要適度介入。教師語言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簡潔精要,不要過度介入。否則,教師可能在原可避免的爭端、能夠化無的小事和可以預防的紛爭上浪費時間和精力。
下面是我收集的一個“過度介入”的案例,這種情景有可能每天都在我們的課堂中上演。
12歲的史迪用鉛筆刺包博娜。包博娜回頭怒目以視,不發(fā)一語。這時,史迪馬上聽到老師的斥責。這件事如果不是老師介入,可能就此了結(jié)。然而老師卻高聲恐嚇:
“史迪,你再做一次,就滾出去,永遠不要進我的教室!你搗蛋成性,我已經(jīng)對你感到厭煩。你真是條害蟲!”
史迪尷尬地低下頭,卻使了個眼色給他的死黨。他的死黨迅速前來搭救。
“老師怎么可以這樣講話!”魯斯替抗議,“這樣會對我們的心理產(chǎn)生不良的影響。”
“別耍嘴皮子!”老師大叫,“這事跟你無關。”
“哪個人不需要幫助,”魯斯替回答,“侮辱會造成我們自卑。”
“閉嘴!”老師咆哮道,“你不要在那邊幫腔造勢,我不會上你的當。”
吵鬧聲消散,教室里一片死寂而且充滿惡毒的氣氛。
老師宣布:“今天我們要討論《舊約》語錄中記載的仁慈與同情的美德。”
老師語畢,全班爆出干笑。老師開始講解仁慈的特質(zhì)時,全班立刻靜下來。
這位老師做了一連串錯誤的動作。他介入不必要的調(diào)停,使用恐嚇的方式,還當眾大發(fā)雷霆使他顯得粗暴無禮。他傳授錯誤的價值觀并示范偽善。由他傳授同情的美德,真是恥辱,因為仁慈唯有以仁慈的方式教導才適當。
我們現(xiàn)在的學生都是90后的新生一代,有人說他們有個性,也有人說他們叛逆,但無論如何,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,我們不能再簡單地以命令,說教的方式教育他們,否則我們會感到力不從心、事倍功半!